根據二○○四年四月份我國證期會官方正式資料統計顯示:外資持有台灣股市總市值已經超過百分之二十二,台灣有超過九家的上市公司其百分之五十的股權係掌握在外資法人手上,持股百分之三十比例的上市公司更是多達六十家。其中,國內威名顯赫的各領域龍頭產業,幾乎無一不被外資基金大舉入侵,從電子科技到金融控股、上游製造到下游通路,國際資金的到位匯入與股權持分,已然形成一股企業經營上不得不聽命行事的絕對優勢。這股力道強勁的外資結構來源,泰半襲自美國華爾街的資本市場集中聖地,透過基金經理人與市場分析師的結盟操作,選定績優獲利潛質俱佳的各國企業挹注大量資金收購公開上市上櫃股票,名正言順地成為重量級的外資法人股東,有權與聞參贊企業經營的所有相關重大決策。現在,這筆國際資金堂堂入主國內市場,青睞垂愛台灣企業體質,雖然所懷目的各異,有基於「以華制華」思想打算透過台灣企業發展布局間接進軍混沌未明的大陸市場考量,也有著眼於台灣電子科技產業獨步全球要津的實質威脅而代替美國上游廠商運用資金股權綁樁主控的策略思維等等,儘管種種盤算因素不一而足,顯而易見的共同表徵則是:台灣,在國際資金觀察家的眼中,已經算得上是日趨成熟的世界經濟交易平台,夠資格參加國際級的商業角力競賽了。
當然,這樣銀貨兩訖的歡喜媒合並不能保證資合夥伴關係的天長地久,經營者的「企業家思維」與大股東的「投資者想法」契合度比例多寡,才是結盟併進時間久暫的真正關鍵。況且,根據報導,外資基金近來的諸多動作顯示,法人股東的角色,已經從市場買賣的「旁觀進退」逐步進級躍升到企業決策的「主動干預」階段。能夠支持形成這般境界的優勢影響力,其中關鍵當然就在外資法人股東擁有十拿九穩的「企業奪命絕招」:倒掉股票。一旦外資利益與企業經營產生重大衝突又無從化解調停時,法人於公開市場機制中拋售持有股票引發賣壓恐慌繼而演出股價急速重挫下殺行情,對企業而言,不啻是一場汗毛倒豎、魂飛天外的嚴厲懲罰。業界累積名聲與資金票面價值的潰散萎縮,投資大眾的信心危機與官方機構的殷切問詢等崩盤效應排沓而來,在在都為企業領航者無端端帶來實際經營面上的百般困擾。倘若經歷幾番溝通折衝後,雙方誤會冰釋化解,外資法人重新「逢低買進」填補資金,這一來一往之間,企業主算得上是「虛驚一場」,法人股東卻趁機「肥了荷包」,再次標得漂亮底價靜待漲幅利差。「懲罰」與「賺頭」兼顧,企業主往後還得倒屣相迎、小心伺候。「倒股絕技」雖然只有一招,威力之大、影響之深,卻令人不敢輕易冒犯領教。更有甚者,部分國內知名企業集團的外資基金持股比例幾乎近逼六成多數,法人股東根本就直接握有「撤換董座」的生殺大權,企業經營者身居寶座刀斧加頸,想不聽命行事都難,大不了換一個「聽話的」上台。這樣的商戰格局,已經不是單純國內業界名人對名人的關門戰鬥,而是連動穿透華爾街市場規模與全球世界舞台層級的經濟角力格鬥。龐大雲集的金援銀彈,在國內適逢金控版圖相互攻伐併購的激烈關鍵時刻,就算有毒也得硬吞。外資基金所能挹注到位的戰場東風,經常是雙方金控決戰高下的勝負最大因素。就算最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總是結結實實地打敗了競爭對手、名留青史,至於到頭來會不會被「專管後勤彈藥支援的蕭何」出賣拋售?終究還在未定之天。毒藥再毒,只要不是立刻併發,就有找到解藥的機會,來弭平「禍起蕭牆」的叛變分離元素。企業家,總得是滿懷希望地尋求出路;企業存續,才能順應時勢地屹立不搖。
誠如前述,除了「企業家」與「資本家」亙古存在著「既合作又對立」的微妙情結所導致「專業管理與資金佈局上難以避免的煙硝對壘」外,【東西文化差異】恐怕更是增添延展磨合陣痛期苦難程度的致命理解要素。然而,這樣的理解要素,卻不是透過語言轉譯功能就可以輕易消除弭平的。例如,西方思維講求遊戲規則單純、簡潔、有力,東方文化卻喜歡蘊含繁複變化、意在言外;反應在商業經營與消費者策略規劃上,就會有著明顯的文化認知落差。西方的外資基金投資家就相當不能認同理解國內企業十分散見的「家族企業經營模式」「財務制度不透明」「關係人特定交易型態」「多元化業外投資」等諸多現象,甚至連造就我國科技新貴搖籃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也開始遭受微詞扣上「稀釋股東權益」的戴罪鐵帽,更遑論直接拿著西方經濟學者念茲在茲行之多年的「公司治理制度」標準尺逐一審視檢閱國內企業當家者是不是包藏私心、圖謀不軌了。這些誤會與嫌隙,恐怕不是單靠語言轉譯的極致說明就能夠輕易化解開來。如果不能深明雙方文化歷史的溯源差異,就算施展出苦口婆心地哀哀訴求,換來的終究難免是「大惑不解」甚至是「不以為然」的回應表情,完全無濟於事、瞎忙一場。這樣的認知差距,端看西方專業觀察家完全無法解讀我國社會普遍存在而且國民早就習以為常的「全民一窩風式搶攤經濟」及「菜籃族式萬點股價奇景」現象,就可以得窺一斑。再加上外資法人股東向來習於運用基金經理人作為投資橋樑,慣於聽取市場分析師之專業意見,倘若不能探究消弭文化背景因素所影響經營決策之必然性,甚至遭到中間傳話筒的不當曲解或者上下其手,要想達到水乳交融互蒙其利地共創雙贏局面,祇怕難保不是緣木求魚的奢言空談而已。因此,建立本國經營者與外資法人股東的文化經營溝通管道,顯然是各大企業進行國際化血統融合、加速去除「內憂」制肘疑慮的當務之急。當然,跟外資法人股東的合作也不是好處全無,除了資金奧援與股價穩定的豐沛優勢外,外資夙來投注熟稔於全球商業環境之敏銳經驗,更是國內企業取經效法建立與世界經濟運作接軌的加速導航器,從而溝通營造出一種融合東西商業文化的全新國際觀體驗。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國內企業都對外資的金援介入與國際化血統養成抱持著趨之若鶩的積極迎合態度,還是有舉足輕重的知名廠商堅持實現自己的風格,走自己的路。既然與外資法人合作也是兵兇戰危、水土不服,兩相權衡之下,寧願「硬頸」地持續專注對外佈局努力前進,也不打算另闢蹊徑地配合外資法人玩起財務金融槓桿遊戲,乾脆全心全意作個專職企業家。就像國內有些公司企業,其實早就達到足堪上市上櫃募資集金的規模實力,卻始終無意為此一途。因為,財務金融槓桿有其美妙與險惡之處,股東如水載舟覆舟,越不熟識疏離所產生之影響牽制越大,對於企業航行掌舵的風險考驗就越加艱辛。畢竟,企業經營的良窳與否,終究取決於領航者經年累月下的最後實績以及持續掌握多少企業主導權來綜合計分觀察。否則,儘管企業規模滔天蓋地,經營領航者尚得看人臉色、曲意承歡,到頭來豈不是成了「為人作嫁」的高階打工仔,白饒一場?要是又不幸遇上「整碗捧走」的腰斬出局場面,滿腹辛酸地棄置街頭可也算不上甚麼稱職成功的企業領導人了。所以,這正是一場放大格局的經營血統關鍵分水嶺,究竟是華洋融合的國際經營血統奪魁?抑或是堅持穩健互信的東方式經營血統勝出?且讓我們摒息以待。